聚焦“文艺两新” | 摄影家王岳君:古典工艺与今日形态的探寻者

发布时间:2022-03-01      作者:张杰      浏览人数:2158人次

微信图片_20220630173029.jpg

王岳君,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摄影专业,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,湖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,武汉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,中国社会艺术协会理事,全球陶瓷颜色釉古法湿版摄影创始人,“观照堂”视觉艺术工作室创始人。


当下,摄影技术虽被数字影像所垄断,但王岳君却始终对170多年前的古法湿版摄影技术情有独钟,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创新此法,王岳君创办“观照堂”视觉艺术工作室,长期进行各类视觉艺术及摄影课题的策划、研究和创作实验。


除了摄影,王岳君的艺术成就还有策展、编辑出版。一直以来,他以不同的身份,不同的方式,运用不同的技巧表达命名主题的内涵,也借以抒发自己独特的情感。本期小艺就带您一起去了解王岳君的艺术人生。



摄 影——古法摄影,再现国粹之美


从事摄影工作40余年的王岳君,摄影作品获奖无数。2005年,王岳君在武汉市博物馆举办《武汉记忆》个人摄影作品展,作品最终被武汉博物馆、湖北省图书馆收藏。


王岳君说,相机不过是一个产生影像的工具,胶片或存储卡放进去,摄影师变成按快门的人。他不想用摄影术去简单的复制,而是要让影像作品变得更加有思想、有温度、有风格,探寻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和视觉语境。对摄影史一直有研究的他,认为“火棉胶湿版摄影”独特的拍摄制作过程和影调,它的唯一性和个性化,是他一直寻找的摄影形式及呈现方式。


微信图片_20220630173037.jpg


于是,王岳君开始接触“湿版摄影”。这种摄影技术诞生于19世纪,由英国人发明,它是利用物理与化学的原理留住影像的一种方法。王岳君曾去法国、意大利、德国、比利时四国交流访问,学习这种摄影技术。回国后,他刻苦钻研,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后,他独创的陶瓷颜色釉古法湿版摄影技法诞生了。


为了运用湿版摄影拍摄出更具中国文化内涵的作品,王岳君结合武汉的“戏码头”历史,决定拍摄国粹京剧脸谱。当170多年前的古法湿版摄影技术遇到中国传统戏曲艺术,一组名为《弄戏》的摄影作品就此出现在大众面前。该作品曾入选2019年度武汉文艺“重点作品”扶持项目。


王岳君介绍道:“我于2016年开始《弄戏》专题拍摄,把影棚、暗房带入剧院后台,利用演员上场前或下场后的时间拍摄,让所拍对象沉浸在角色的情绪和状态时进入我的画面。此专题用独具特色的影调呈现国粹的魅力,让今日戏曲形态的灵光,穿越古老的镜头,在涂布火棉胶的玻璃板上感光,定格为永恒的瞬间,在全手工的过程中,渗透着我对摄影艺术的追求。”





王岳君《弄戏》


除此之外,王岳君应《时尚芭莎》杂志邀请,用古法湿版摄影技法结合时尚元素为《大宋宫词》电视剧呈现传统服装之美。作品《一个人与一座城》《湖中之城》也正在创作当中。


微信图片_20220630173053.jpg

王岳君拍摄的《大宋宫词》女主演刘涛


微信图片_20220630173056.jpg

王岳君拍摄的《大宋宫词》男主演周渝民


王岳君获奖作品及展览:

2016年,作品《中国脸谱》《惊讶》参加TCCA上海雅昌《承上︱启下》湿版摄影艺术邀请展暨学术研讨;

2018年,《弄戏》参加首届“吴印咸摄影艺术双年展”;

2018年,《把影弄戏》古法湿版摄影作品展在武汉市江汉关博物馆举办;

2019年,作品《戏如人生》参加北京国际摄影周《70×70的中国图像史——从七十位艺术家看1949年以来的中国摄影艺术》学术主题展。



策展——通过“翻译”,呈现作品原本的意义


除了摄影创作之外,王岳君还担任了摄影界非常重要的职位——策展人。作为一名策展人,王岳君的身份往往在研究者、委任者、制作者、合作者、阐述者中转换。策展人既要有和历史、社会学、人类学、美学、传播学进行跨学科的联结能力,又要去分析作者创作的动机、主题和感受,再选择合适的视觉作品进行恰当地排序,而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展览,就是一系列可以被翻译和解码的信息合集。


王岳君说:“做展览我特别重视四件事:一是做好展厅空间的设计和空间的动线设计,避免展览的平面化;二是做好编辑,我要在选片和编辑的过程对作品进行“翻译”;三是当我把摄影师的照片抽离出来后,要考虑尽可能完整地呈现它原本的意义;最后一点,即展览呈现,如何装框,框材选用及材料工艺,作品大小与观看距离,灯光色温及照度,是否需要背景音乐、视频、实物展示等,每一种呈现方式都要科学整合并有效利用。”


微信图片_20220630173104.jpg

《文言镜语——董宏猷影像作品展》现场


2021年11月26日,《文言镜语——董宏猷影像作品展》在卓尔美术馆开幕,策展人王岳君介绍说:“我们将反映作者心路历程的影像资料进行分类、重构、包装,充分利用视觉传达的功能,进行意图延伸,揭开一个作家的观看视角和独特的摄影语镜,研究专业作家与专业摄影家的异同之处。”


王岳君策划的展览与活动:

1995年,组织策划《幸福一日》全国摄影大赛;

2009年,策划《中国向南》——深圳国际影像艺术大展和《图像背后》——中国图片市场的虚与实高峰论坛;

2014年,策划湖北摄影家《走进非洲》作品展;

2015年,策划《情系非洲》二十五人联展;

2015年,策划《回净》佛瓷艺术作品展;

2016年,策划组织“穿越与交融”全球民间摄影互访交流,组织23名中国摄影家前往韩国拍摄;

2016年,策划《流变·个性》宋跃林美术作品展览; 

2016年,策划《中·韩摄影家摄影作品展》;

2017年,策划《这就是非洲》喻惠平非洲自然生态摄影作品展;

2020年,策划《永远的非洲》喻惠平精品展;

2021年,策划《文言镜语——董宏猷影像作品展》。



编著出版——严格把关,追求高质量的作品


王岳君曾在报社担任美术编辑和新闻摄影工作20年,这也为他后期的编著出版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2016年,他主编的《遇见》杨明非洲自然生态摄影作品集、《流变·个性》宋跃林美术作品集出版。2018年,他主编的《这就是非洲》喻惠平摄影作品集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,此作品集还荣获第19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凤凰卫视摄影画册优秀奖。


无论是以何种身份、何种职业,王岳君始终坚守着自己的艺术初心,不断研究和创作,从不停止作品输出。


微信图片_20220630173110.jpg


王岳君出版作品:

2008年,作品《静物》收入《中国100位大画幅摄影家作品集》,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;

2006年,被《中国商业摄影》杂志第16期专题报道,并推荐为“中国新锐商业摄影师” ;

2015年,《大众摄影》专题介绍《不老的湿版摄影法》;

2016年,主编《遇见》杨明非洲自然生态摄影作品集;

2016年,主编《流变·个性》宋跃林美术作品集,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;

2018年,主编《这就是非洲》喻惠平摄影作品集,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,荣获第19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凤凰卫视摄影画册优秀奖;

2019年,《中国摄影报》发表巨幅作品《弄戏》。

地址:武汉市解放公园路44号

电话:027-82605800/82624796

传真:027-82624796

武汉文联微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