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篇小说笔会 | 解读《家山》:以“赤子之心”书写时代气象

发布时间:2023-11-09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浏览人数:239人次

对故乡的书写,是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。11月8日下午,著名作家王跃文携新书《家山》在武汉中心书城和武汉读者见面,与著名作家、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、武汉市文联主席李修文,著名评论家、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蔡家园以“文学里的家与国”为题展开对谈。

分享会现场。张翔 摄

从“家乡”到《家山》,更见阔大气象

《家山》讲述了20世纪上半叶沙湾村陈家五代人的故事,通过深描细述寻常百姓的烟火人生,以及沙湾村在那个时期的社会结构、风俗民情、耕织生活和时代变迁,以一村之隅展示一个时代的风云际会、一个民族的生生不息。

王跃文介绍,《家山》最早的创作动机源自一本家族的族谱,小说甚至曾经以《家谱》为名,后来才改为《家山》。这让读者们好奇,为何一定是“山”而不是“水”,不是“家乡”,更不是“家园”?

王跃文表示,其实家山是古人对家乡、家园的文学性的描述,千百年来故人留下了关于“家山”特别多的诗文。例如元好问的“何时石岭关山路,一望家山眼暂明”,龚自珍写过“踏遍中华窥两戒,无双毕竟是家山”,清朝李绿园的“他乡纵有当头月,不抵家山一盏灯”。“中国文学讲究气象,和家乡、家园相比,‘家山’二字气象更阔大,更具气象。”

读者在分享会现场与王跃文交流。张翔 摄

人物、语言皆有来处,精准还原不“脸红”

王跃文出生在湖南漫水村,一直到19岁才离开家乡,《家山》里的故事和人物的大量原型均出自这里。王跃文透露,不仅书中佑德公、陈绍夫等人物均有原型,就连书中沙湾村废私塾办新学,那块立校碑序的文字也来自于家谱上的原文:“救亡图存之唯一方法,惟有灌入儿童脑筋俾适于现代新国民之修养,则义务教育之加强,则为禹夫等应尽之责”,“乡中多一读书识字之人,即社会多一安分守己之人,亦国家多一健全良好之国民”。而小说中的语言也大量运用了湖南方言俚语,如“揸火”、“打望”,书中童养媳进门等情节,也来自当地民俗。

当然,《家山》中并非只有独特的方言俚语和民风习俗,王跃文还进行了大量的案头工作。书中人物的书信、县长的手令、布告等内容,都源自他对当时人们的语言习惯和文体的大量研究。为了写好书中关于沙湾人兴修水利、灌溉的部分,他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多方查阅文献、史料,请教水利专家,甚至研究过同时期研究湖北水利的一本专著。“写那个时代,当然要对那个时代、当地人的习惯有了解。直到现在,我还会随时翻开这本书,看看有没有让自己脸红的段落。”

王跃文为武汉读者签名。张翔 摄

赤子之心写就中国故事,值得一读再读

王跃文的分享,让著名作家、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李修文感叹,准确是文学的第一要素。李修文评价,《家山》是王跃文个人创作的集大成之作。“中国作家写历史,尤其是写百年长河式的小说,很容易沦为历史的奴隶,或者成为历史学家的代言。《家山》给我最大的触动就是作家怀着人的立场去书写,去审视沙湾,写它的婚丧嫁娶,它的风俗,它的劳作,写出了这些人物为什么会长成不同于别的土地上的人。这是一部王跃文式的创世纪,某种程度上建造了一个属于王跃文个人的文学帝国。小说里的每一个人物都那么鲜明,那么生动,他们一次次的出走和返回,说明沙湾不是封闭的,它不断地在迈向世界,这个小村庄正是当时的中国,或者说各个时期的中国在沙湾都得到了非常好的体现。小说中对佑德公这个人物的塑造,对他和革命之间的关系的描述,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从来没有过的创造,值得我们一读再读,也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。”

著名评论家、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蔡家园评价,《家山》是一个地道的中国故事,王跃文用他的赤子之心建造了一个带有理想国色彩的湘西乡村世界,写出了它的魂魄,它的厚重,也写出了中国人的情感和伦理价值。“小说里很多的人物在大时代的这种风云变幻中做出的选择,有的人留在乡村,有的人出去保家卫国,体现出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这里生根、生长、绽放,人物身上体现出来中国人的本色,那种大义,让中国人生生不息的生存下去的精神底色,非常能够打动人。小说文字精到,对环境、细节的描写,那些风俗、风景,会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中国美学的定位,且意味深长。书中人物众多,都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,其中佑德公有望成为像阿Q、老通宝那样有代表性的,当代文学里一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。”


地址:武汉市解放公园路44号

电话:027-82605800/82624796

传真:027-82624796

武汉文联微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