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篇小说笔会 |蔡家园:以“脚踩大地仰望星空”的姿态书写新时代

发布时间:2023-11-12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浏览人数:242人次

“在某种意义上,文学就是用审美之眼去发现和书写的艺术,这就要求作家必须敏锐感知时代,进而准确认知时代、善于穿透时代。”11月11日,湖北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、副主席,著名评论家蔡家园在“英雄城市 文学先锋”2023武汉文学季“山乡巨变 文学攀登”武汉作家高级研修班上,漫谈当下长篇小说创作的“主潮、异质与创新”。

作为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评委,蔡家园结合茅盾文学奖参评作品,解析当下长篇小说创作的新面貌、新气象和新追求。

蔡家园主讲“主潮、异质与创新:漫谈当前的长篇小说创作”。记者严嘉鸣 摄

在对一部部优秀长篇小说的解读中,蔡家园与参加高研班的武汉作家分享说,纵观优秀的主题性创作,集中体现出两个方面特点:一方面,创作主体的内在变化非常鲜明,作家增强了历史主动精神,感同身受地与人民群众站在同一立场。更加热情、真诚、有力地拥抱时代和生活,进入到生活现场去描绘时代发展,书写人民史诗,弘扬中国精神。另一方面,从美学表达来看,这些主题性创作除正面强攻、全景书写之外,还注重选择新视角、小切口,凸显日常性叙事,着力发掘普通人日常实践中的传奇性,折射社会的重大变革。作家们努力将主题的高度转化为美学的高度,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主题性创作的文学品格。

“异质性思维的存在使得现实主义创作保持着张力和活力。”蔡家园认为,时代新人永远是文学创作者应该去追求的目标。他建议作家跳出既有经验,擦亮双眼去发现“新人”,通过表现他们不同于过往的感知方式、思维方式与情感结构、价值结构来揭示新的国民性,重塑民族灵魂。脚踩大地、仰望星空,不仅讲述中国故事,也讲述世界故事、人类故事、宇宙的故事。此外,“有根”的写作张扬了中华美学精神。蔡家园分析说,所有的文学经典,无不是有根的创造性写作,“中华文化就是中国文学的根,通过转化创新来激活其生命力,已成为作家们的普遍共识。”

蔡家园。记者严嘉鸣 摄

蔡家园坦言,当前长篇小说创作也存在深入生活、体验生活不够,文本缺乏思想深度与美学个性等问题。他特别强调作家要善于“发现”。“发现”的前提是对事物敏锐而准确的认知。在深刻理解人民性、现代性、传统文化、历史本质力量之外,抓住“全球化”“市场化”“科技化”等关键词,以更为宽广的视域去关怀,进而找到独特而有效的观照视野,实现对事物的穿透,“发现”时代的秘密、生活的神奇和人性的幽深。

蔡家园是著名评论家,著有评论集《重建我们的文学理想》《怎样讲述中国故事》、散文随笔集《松塆纪事》《书之书》等。有作品被翻译成英文、韩文、尼泊尔文。对于如何书写好“山乡巨变”,蔡家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作为作家,应该葆有扎根人民、深入生活的热情,在情感上和群众保持感同身受,发现当下时代人的新观念、新思想,以及对新生活的激情和渴望等丰富特质。

此次2023武汉文学季“山乡巨变 文学攀登”单元,一批作家齐聚黄陂,将文学创作的笔触聚焦于此。在蔡家园看来,黄陂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,木兰文化、二程文化、盘龙城文化等厚重璀璨,这里的好山好水让人流连忘返,特别是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的人们展现出的故事独具魅力,都为作家书写提供了沃土和宝藏。


地址:武汉市解放公园路44号

电话:027-82605800/82624796

传真:027-82624796

武汉文联微博